中郡研究所倡导理念

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发展,县域全面高质量发展,竞强争优,建设创新活力型更加富裕绿色现代化幸福县域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乡村振兴
嘉峪关市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

  2023年,嘉峪关市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以打造城乡一体典范为目标,上下同心、真抓实干,农业链条不断延伸,农民收入较快增长,农村保持和谐稳定,为全市经济回升向好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。

  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发展。锚定“绿色有机蔬菜、经济林果、现代畜牧业、都市休闲农业”四大产业,谋划实施精细蔬菜种植基地等产业项目24个,建成国家、省、市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5家,落实瓜菜种植面积3.25万亩、产量15万吨,畜禽总饲养量达到68.23万头只,肉蛋奶总量达到5.16万吨。推进创建万亩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1个,认证“三品一标”农产品11个、“甘味”企业商标品牌4个。开展梨花节、西瓜旅游节、向日葵文化节等活动,打造“休闲农业+乡村旅游”新业态,全年实现休闲农业收入5646万元。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,4.61万亩粮食实现颗粒归仓,产量达到3.03万吨,超额完成省级下达指标。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7.1亿元、增长5.6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18元,绝对值稳居全省首位。

  乡村人才活力持续迸发。全面建强基层“头雁”方阵,梯次配备镇村干部,对工作成绩突出、群众认可度高的30名乡镇干部提拔任用、调整交流或晋升职级,着力锻造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主力军。聚力畅通高层次人才岗位聘用通道,选聘第四批科技特派员21人,签订农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6人,评定省级乡村工匠7名,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。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、乡村振兴人才能力提升等项目,组织举办各类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班10余期,分层分类培训生产型、经营型、技艺型等农村实用人才400余人。

  乡村文化引领扎实有效。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学习宣讲活动53场次、1619人次,持续增强农民群众“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”的自觉性。积极推进文化阵地建设,建成镇综合文化站3个、法治文化阵地5个,开展文化赶集、非遗传承、“戏曲进农村”等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。注重文明育农,深入推进移风易俗,指导举办道德讲堂活动109场次,开展文明实践活动500余场次,5个村被命名为省村规民约先进村;7个省级文明镇村顺利通过复查,乡风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。

  乡村生态建设深入推进。实施断山口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,围绕“协议签订率、搬迁入住率、资金支付率”三个重点目标,建立日调度、周通报工作机制,全面完成77户搬迁任务。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、生态环境提升、文明和谐促进等三大工程,完成石桥村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创建阶段性任务,河口村获评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。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,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卫生厕所改造、供水体系建设相衔接,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“红黑榜”评比,持续推广积分制、清单制等务实管用治理措施,推动共建共管长效机制稳定发挥作用。科学开展国土绿化,实施野麻湾村森林植被恢复人工造林4332亩,讨赖河南岸缓冲带生态环境修复工程704亩,鼓励农户发展“小菜园”“小果园”等庭院经济,助推村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。

  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过硬。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,对镇村班子进行届中分析,选树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。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办法,建立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+农民合作社+种养大户”模式,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02万元、村均收入53万元,稳居全省首位。以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为目标,扎实推进乡村提振行动,实施强基固本、先锋领航等十大工程,积极引导群众自我管理、自我监督,8个村被命名为市民主法治示范村。持续开展平安乡村创建,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,调处化解各类纠纷303件,调解成功率100%;石桥村成功申报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,河口村顺利通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复核验收。(来源:嘉峪关日报 2024-03-19)


中郡研究所始创于1998年,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咨询和服务的单位,被称为“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”。积极开创和推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。

微信公众号

电话:010-88111629 邮箱:zjjjfzyjs@163.com

版权所有:中郡研究所| 制作维护:中郡所•中郡县域经济网(原中国县域经济网)| 京ICP备15065701-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7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