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郡研究所倡导理念

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发展,县域全面高质量发展,竞强争优,建设创新活力型更加富裕绿色现代化幸福县域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建设幸福县域
幸福龙门:奋力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

  在11月16日召开的龙门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,龙门县代理县长刘洪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,现代产业竞争力赢得新优势,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实现新跨越,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境界,幸福龙门建设取得新成效,现代化治理能力达到新水平,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新提升,将是龙门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。未来五年,龙门县将认真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部署和县十四次党代会要求,深度“融湾入圈”,全面落实县委“产业强县、乡村振兴、城镇焕新、生态赋能、民生幸福”五大战略部署,奋力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。

  产城融合发展

  全面实施“产业强县”首位战略

  美好蓝图已经绘就,崭新征程已经开启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到2026年,龙门县地区生产总值超350亿元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0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突破1200亿元。经济结构更加优化,经济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,现代产业体系更具竞争力,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80亿元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%以上。

  这份信心,不是无根之木、无源之水。过去五年,龙门县在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,一直追赶跨越。依托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高起点规划建设千亿级龙门大健康产业园,投入11.18亿元建成62宗基础设施项目,新入园企业116家、总投资545.25亿元;引进阿里巴巴龙门云计算中心等157宗项目,总投资1203.59亿元,其中10亿元以上31宗;实施德瑞达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等427宗重点项目,尚雷仕(惠州)智能健康休闲设备生产基地等70宗项目竣工投产。

  未来五年,龙门县将坚持产城融合发展之路,增强承载能力,进一步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。为此,龙门将全面实施“产业强县”首位战略,实施20宗基础设施项目,持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的同时,全面提升监管与服务效能,并借鉴横琴发展中医药澳门品牌工业的经验,整合县内中药材资源,构建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体系,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。将举全县之力建设千亿级龙门大健康产业园。力争到2026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00亿元、税收12亿元。

  另一方面,为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,龙门将抢抓“双区”建设和横琴、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,突出精准招商,全力引进技术含量高、产出效益好的产业项目。未来五年,安排重点项目358宗、五年计划投资1000亿元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未来龙门将持续建设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,加快推进县城扩容提质,以项目建设为纽带,推动龙城街道、平陵街道深度融合发展。与此同时,修复提升龙门古城的人文景观,打造多元融合的龙门古城文旅景区,并整合中楷文旅综合体、南昆山云顶温泉等项目,着力建设以永汉镇为重点的康养新城,不断刷新龙门城镇“颜值”。

  优化营商环境

  纵深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和“数字政府”建设

  “这五年,我们深化改革创新,不断释放创新创造活力,发展后劲持续增强。”大会上,刘洪添的发言掷地有声。回顾五年以来,龙门在改革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。一方面,龙门县重点领域改革有效推进,全县机构改革、乡镇(街道)体制改革顺利完成。另一方面,全县引进全日制硕士以上学历人才197名,实现博士后人才零的突破,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,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,成功创建省技术创新专业镇3个……一项项成绩背后,都是龙门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、激发强劲发展活力的体现。

  展望未来,龙门将纵深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和“数字政府”建设,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。继续抓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,全面推行承诺制。深化国企改革,力争2026年县城投集团实现总资产120亿元、净资产80亿元。规范管理全县地热资源,实现永汉镇地热资源统一供应。深化供水与污水处理一体化改革,保障饮用水安全和水环境质量改善。

  然而,激发新活力,不仅需要改革推动,还需要有创新引领。在创新领域,龙门计划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,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、急需紧缺人才,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达3.54万名。建成5G基站500个,创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、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。报告还提到,到2026年,龙门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50家,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、省农业科技园区1个、省技术创新专业镇2个,高技术产业产值超36亿元。

  另一方面,龙门要持续增强发展后劲,驶上高质量发展的“高速通道”,还需不断拓展对外开放,才能促进资源高效流通。未来五年,龙门将紧密对接市“丰”字道路交通主框架,加快推进“两横两纵两环”县域骨干路网建设,完成道路建设总里程650公里,畅通连接大湾区城市的“大循环”。建成惠龙高速,积极推动龙恺高速建设;建成龙门大桥、县城东环路(国道220线龙田田尾至龙城山下穿城段)、县城西环路北段(省道353线龙城水贝至龙田西埔段)等;完成国道220线龙城白楼至龙田西埔段改扩建、国道355线永汉油田至鹤湖段的路段改建,并持续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,争创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。

  着力建设示范带

 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

  历经五年征程,龙门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。这与五年来龙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、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关系。五年来,龙门投入3.73亿元用于脱贫攻坚,745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、23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,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.55万元;新增高标准农田1.19万亩,成功创建丝苗米、三黄胡须鸡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个省农业科技园区;打造了省级“一村一品、一镇一业”专业镇5个、专业村25个,并获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试点,完成62个试点村改革。种种成效让龙门人更加惦记着乡愁,也让生活更有奔头。

  报告显示,未来五年,龙门将坚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着力建设示范带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目前,永汉一带连片的农房风貌提升工程广为村民和游客盛赞。未来,龙门将全面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,建成永汉—南昆山、龙田—蓝田、平陵—龙城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。通过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,因地制宜推进农村“四小园”建设,深化农村“厕所革命”等,使所有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。

  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,龙门将着力做大做强丝苗米、三黄胡须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,全力发展茶产业和花卉产业,培育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,建设一批高标准种养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,高水平建设“一村一品、一镇一业”现代农业产业体系,打造省级“一村一品、一镇一业”专业镇10个、专业村100个。

  在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方面,争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,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7条。引进文旅康养龙头企业6家,建设万城南昆山大健康文旅综合体等8宗项目,建成绳武围综合项目等3宗项目。全面落实“南昆山十条”,推动南昆山基础设施提档升级。建成龙门马拉松“龙马”赛道,并依托南昆山建设世界第三条山地赛道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龙门未来五年还将打造环南昆山、沙迳—麻榨、桂峰山—天堂山—蓝田片区3个高端民宿聚集区,建成景区快速通道5条、游客集散中心2个,完善旅游标识系统,持续升级智慧旅游应用体系,提升“快进慢游”环境。

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

  加快筑牢大湾区北部生态屏障

  作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,“生态龙门”已成为龙门人的共同理念。一个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、空气更清新的美丽龙门正在步步走来。这五年,龙门突出生态先行,通过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、关停所有漂染厂、复绿矿山等措施,让龙门生态质量持续领跑。五年时间里,龙门饮用水源与地表水国考市考断面、13条重点支流水质达标率100%,空气质量连续5年全市第一。成功创建全省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,并获得全县域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。

  未来五年,龙门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加快筑牢大湾区北部生态屏障。

  报告提出,未来五年,龙门要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,深化机动车排气、工地扬尘、秸秆焚烧等污染源治理,加强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和循环化改造,保持空气质量全市第一。

  在治水方面,落实河长制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,推进河湖“清四乱”“清漂”常态化规范化。加强农村和城镇生活污水治理,新建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,建成城镇污水管网60公里,到2026年农村、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分别达到80%以上、93%以上。与此同时,要健全固体废弃物处理体系,严厉打击非法倾倒、填埋固体废弃物等违法行为。加强矿产资源管理,全力推进矿山综合治理和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。

  值得关注的还有,龙门提出要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,到2026年县城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5%以上。对标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,着力发展天然气、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项目,推动华能天然气发电项目投产运营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推动竹木加工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、水泥建材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。发展“种植业—养殖业—沼气—种植业”等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。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,加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

  保障改善民生

 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

  经济发展也带来更多的民生福利。这五年,龙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路子,取得了发展质量效益最好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、城乡面貌变化最大、人民群众幸福感最高的成绩。龙门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按照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要求,构筑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固防线,截至目前全县保持零感染,交出一份彰显龙门担当、展现龙门力量的合格答卷。

  此外,龙门投入14.07亿元推进23宗医疗卫生项目建设。县公共卫生综合服务大楼、慢性病防治院等项目建成投用,县“三院”年底试运营。在全市率先实施紧缺医疗人才定向资助培养和引进计划,投入1079万元资助医学专业大学生234人,已毕业到岗100人。

  教育也是大民生。五年来,龙门投入10亿元新建、改扩建龙城第五小学、龙城第六小学等26所学校和幼儿园,引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门学校,成立第一所大专院校——惠州工程职业学院龙门校区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、学前教育学位1.94万个,义务教育大班额实现“清零”。

  在社会保障方面,深入实施“粤菜师傅”“广东技工”“南粤家政”三项工程;城镇新增就业1.07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.6%以内。在全市率先完成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,建成县养老服务中心和6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,龙城街道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。

  未来五年,龙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保障和改善民生,加快更加幸福龙门建设。报告指出,龙门将坚持就业优先,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.6%以内;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,建成县第四、第五幼儿园;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,完成县第二中学新建、永汉中学迁建等15宗学校项目;树立县总医院品牌,不断完善县“三院”一体化运营机制,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;推进县镇村三级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,实现村(社区)服务全覆盖,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。

  未来五年,龙门还将用好县镇村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牌,坚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。扎实推进文物保护修缮,完成鹤湖围、功武村古建筑群、见龙围与炮楼(二期)、文祐王公祠(一期)修缮工程,推进蓝田瑶族穴居遗址文物考古勘探和保护工程。推动文化产业发展,促进瑶乡、农民画等特色文化产业化。

  过去五年成绩

  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.17亿元,是2012~2016年的1.59倍,年均增速为19.5%

  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亿元,是2012~2016年的1.66倍,年均增速为4.6%

  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9.01亿元,是2012~2016年的1.81倍,年均增速为14.6%

  ●税收收入107.65亿元,是2012~2016年的1.98倍,年均增速为6.8%

  2026年目标

  ●地区生产总值超350亿元

  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

  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0亿元

  ●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突破1200亿元

  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80亿元

  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%以上

(来源:惠州日报 2022-11-17)


中郡研究所始创于1998年,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咨询和服务的单位,被称为“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”。积极开创和推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。

微信公众号

电话:010-88111629 邮箱:zjjjfzyjs@163.com

版权所有:中郡研究所| 制作维护:中郡所•中郡县域经济网(原中国县域经济网)| 京ICP备15065701-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78号